征文選登
與認真同行 與“三甲”共贏
—讀《贏在認真》有感
近幾個月里,我有幸拜讀了資深圖書策劃人宋犀堃先生的大作《贏在認真》。該書是通過故事與評論相結合的形式,從踏實做事、兢兢業業、認真執行、認真負責等八個方面闡述“認真”的理念、態度、行為對一個人實現目標、超越自我的重要意義,我認為該書對每一個有志青年都有積極的借鑒和參考價值。
該書以世界首富比爾·蓋茨的童年認真趣事作前言,開門見山,主題鮮明。通篇八章的詳細闡述,深入淺出,層層推進,鞭辟入里。整本書將“工作”、“認真”兩個關鍵詞完全貫穿其中,與此同時,理論結合工作實際中事例加以解說,簡練卻寓意深遠,從意識形態層面對“認真”二字的認知解讀的淋漓盡致,讓讀者更有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體味,使贏在認真的要義完全沁入心扉。我最喜歡書中對“認真”詮釋的這樣一段話 “國家呼喚認真精神,社會需要認真精神,我們不僅要踏踏實實的做事,更要認認真真的工作,認真凸現職業素養、認真提升執行效率、認真體現個人價值。”
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,連綿不斷,在煙波浩渺的朝代更迭中,孕育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,其中又蘊含天地之造,日月之輝的瑰寶,深究其中,除了是我們祖先智慧、勤勞與勇敢的結晶,更與“認真”的可貴精神息息相關。“認真”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精神,孫敬懸梁刺股、車胤、孫康囊瑩映雪、匡衡鑿壁偷光等等這樣的具有認真精神的古人不勝枚舉,可以說,正是這種認真的精神,才會流芳百世。
毛主席說過,世界上怕就怕“認真”二字,共產黨就最講“認真”。認真的可貴在于,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力量,只要一認真起來就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;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,只要一認真起來就可以變成現實。“認真”二字不論在任何時期、任何領域的重要性都舉重若輕,它是確保凡事高效執行的最根本保證,也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。
回想起創“三甲”這三年,在各級領導和老師的輔導、幫助下,我認真鉆研科室條款,虛心請教,履職盡責,不斷學習,不斷進步,將“認真對待”貫穿于整個“三甲”的創建過程中。這使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平時接觸不到的知識,也使我對藥劑科工作有了更為系統的認識。
談起“認真”,要有放棄空談,工作需要務實精神。現實社會中,那些以“天之驕子”自居的人,將自己定位太高,眼光太高,缺少腳踏實地的精神。記得兩年前,部門領導讓我對現有庫存藥品按照功能主治分類,制作一個《銅川市人民醫院藥品目錄》。接受任務之初,并未感到壓力,雖然有600多個品種,但是大多數藥品的分類我都了然于心,以為距離上交時間尚早,可以先作別的更急工作,直到截止日期前兩天當我開始整理時,才發現有那么多藥品的分類我都模棱兩可,似是而非,必須依靠工具書查詢,這樣一來就延緩了工作進度,導致完成時間比預期晚了半天。從這件事后,我才意識到,那些看起來了然于胸的工作,實際操作起來總會碰到意想不到的羈絆,想要完成的出色,每件小事都值得沉下心“認真”去做。引用革命前輩李大釗說過的一句話:凡事都要腳踏實地的去工作,不馳于空想,不驁于虛聲,而惟以求真的態度做踏實的功夫。以此態度求學,則真理可明,以此態度做事,則功業可就。同時要有始有終,將任務執行到底。開始做一件工作,需要的是決心與熱忱,而完成一份工作,需要的卻是認真與毅力,當遇到挫折時,需要的是義無反顧的勇氣。正如書中所列事例:當吳菲在生活和工作都處于低谷時,正是因為她憑借自己對工作的激情和堅決完成任務的毅力,才能將別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蛻變的如此華美。所以,只要我們有信念,堅信鐵杵能磨針、梅花香自苦寒來,必定突出重圍,獲得勝利!
通過閱讀《贏在認真》,我對“認真”有了更深入的解讀,為我的思想上注入了一種鮮活的動力。此書既是一面鏡子又是一個標桿,對照自己的實際工作認真反思,作為藥劑科的資料員,面對“三甲”檢查,我從無數次失敗中不斷認真學習總結,直到第二輪、第三輪檢查中,我們科室的工作較之前有很大進步,我真心感受到踏實認真對于這項工作的重要性,同時也為科室團結一心的精神感到深深地自豪。
在發展形勢瞬息萬變的今天,我們應該善于學習,勇于創新,以高度責任感,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,讓自己在本職崗位上做的更加出彩。與認真同行,與“三甲”共贏,同舟共濟,精誠合作,上下同心,協力構建我院命運共同體,推動醫院更快更好發展。
最后,引用陜西著名作家賈平凹的一句很接地氣的話收尾:好讀書能受用一生,認真工作就一輩子有飯吃!